市场的逐渐成熟,使陶瓷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更多的资源开始向行业内优秀的大企业集中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许多企业还未真正成长为大企业,却早已丧失了中小企业创业和高速成长期所拥有的激情与高效,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大企业“病”。
大企业“病”突出表现为,企业不大,架子不小。门难进,脸难看,事难办。企业内部部门多、架构复杂,壁垒林立。与其进行业务合作,深刻的体会就是审批慢、流程多、阻力大、时间久。一份合同、一份方案,往往要兜兜转转好多个部门,N多人签字,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走完流程,搞得对方身心疲惫。
流程多,效率慢也就忍了,更有甚者,企业稍有点规模,管理人员、业务人员就开始患上了“傲慢症”,对客户、供应商、行业同仁、媒体专家等处处表现出一种优越感,时时以成功者自居,让合作伙伴很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。
大企业“病”既存在于高层管理人员当中,也存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当中。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和老板,一旦企业做大了,往往会“离群索居”,不屑于与过往的“狐朋狗友”勾肩搭背,整天端个架子,以显示自己的威严,后把自己做成了孤家寡人。
大企业“病”更多地存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当中,这些管理人员、业务人员,随着企业的不断做大,内心的虚荣心开始膨胀,不是狐假虎威,就是拿根鸡毛当令箭,对同事、对客户时时表现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。他们挂在嘴边多的一句话就是“在走流程”。
在这些人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中,“流程高于一切”,任何人、任何事,都要为企业内部繁杂而又低效的流程和制度让步。他们嘴上叫着不忘初心,事实上早已忘记了“顾客至上”、“效率至上”、“为客户创造价值”等基本的商业法则。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,管理越细越好、流程越多越好,只有这样,才能体现出一家大企业的管理水平。
在不知不觉当中,大企业“病”悄然缠身。在企业内部,许多的管理工作,后变成了为管理而管理。比如说,你做一件事,只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,但为做这件事前期的汇报、申请、讨论、立项、批复及后期的费用报销、总结、汇总等事情本身以外的事情,却要消耗你十天的时间。
这个时候,你往往会感叹,在这样的企业,做一件事情真是太难了!
大企业“病”是一家企业开始走向衰败的征兆。
患上大企业“病”的企业,一方面逐渐在客户、供应商面前表现出优越感,不能平等地对待对方,使不少优质的合作伙伴慢慢离你而去;另一方面,企业逐渐丧失了创业时的激情,甚至创新力。
许多的灵感和想法,会被层层叠叠的制度、流程和看不见的壁垒所扼杀,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不求有功,但有无过。因为一切都是按流程走的。事实上,许多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法总是在制度之外寻求破圈而出的机会。
而令人担忧的是,来自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这种傲慢与大企业“病”,后演变为企业的制度、流程和内部文化,弥漫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个人、每一个部门、每一件事,除了循规蹈矩、按部就班外,很少有人敢打破这种羁绊与平衡。四平八稳地经营,循规蹈矩地做事,让企业一步步丧失其创新力和竞争力。
大企业“病”产生的根源,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:一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官本位思想和优越感;二是过于繁杂的部门、制度和流程。
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管理人员的优越感与日俱增,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,一些管理人员,一朝权力在手或功成名就,便时时处处表现出“高人一等”,与众不同的感觉,想被人敬畏或尊重,甚至迷恋于手中的权力,不时为难甚至刁难合作伙伴和下属;为了强化管理,职能部门越设越多,领导也是越来越多。
指挥的多,做事的少,内部缺乏公平、积极、向上的创新氛围。上下掣肘,纵横制约,使每一个员工、每一位合作伙伴都处在一张巨大而又无形的网中,让你有力也使不出来。
管理的目的,是让企业这架庞大的机器运转的更轻松、更便捷、更高效,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创造更大的价值,而不仅仅是要求规范的制度和流程。
如果一家企业的制度、流程和规则以牺牲效率、牺牲客户体验与满意度,牺牲员工在规则之外的创新力,牺牲对他人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好感为代价,那么,这样的管理,再规范也是得不偿失。
企业无论大小,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。随着企业规模的日渐做大,千万不要违背初心,滋生傲慢和优越感,更要警惕那种为了管理而管理的制度和流程,让组织在不知不觉中患上大企业“病”。